• 首页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转基因食品到底安全吗?
    时间:2023-04-23 19:28:53

    什么是转基因?

    转基因,即利用工程技术将一种生物的一个或多个基因转移到另外一种生物体内,从而让后一种生物获得新的性状,在农业、医药、工业、环保、能源等领域都有应用。

    例如,农业方面抗部分昆虫的抗性转基因棉花、水稻或玉米,可高效除草的抗除草剂基因作物,以及存活率更高的抗病基因作物;医药方面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工业方面的食品用酶制剂、添加剂、洗涤酶制剂等。

    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具有抗虫、抗病、耐除草剂、优质、抗逆等优良性状的转基因作物,可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劳动力成本,改革耕作栽培制度,提高农产品产量与质量。

    过去的选育、杂交、突变等手段都可以优化农作物的性状,但这些利用各种射线、辐射对种子进行培育或将种子送上太空希望产生不一样的基因突变等手段充满随机性,转基因技术则更加可控和高效。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29个国家或地区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42个国家或地区批准进口,主要种类为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油菜,现已拓展到马铃薯、苹果、苜蓿等32种植物。

    美国是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生产消费大国,据美国杂货商协会统计,美国市场上75%~80%的加工食品都含有转基因成分。欧盟每年进口大量转基因农产品,2019年,欧盟进口转基因大豆约占大豆总消费量的70%以上,每年还进口约25万吨的转基因大豆油。

    我国也是较早开展农业转基因研发工作的国家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863”“973”计划先后对棉花、水稻、大豆等转基因研发工作进行部署。2008年,国家启动农业领域唯一的科技重大专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农业转基因研发进入快速发展期。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将发展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写入其中,转基因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国产抗虫棉花市场份额提高到99%以上,抗虫大豆、耐旱玉米、抗虫水稻、耐旱小麦等已形成梯次储备。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备受关注

    转基因食品自进入市场以来就备受争议,尤其是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一些关于转基因危害的猜想也广为流传。

    是否影响生育

    “喂养转基因杂交玉米的小鼠产下后代数量减少”,由此“转基因玉米导致绝育”的消息传遍全球。奥地利政府部门随后展开调查,并委托欧洲食品安全局对该研究进行评议,最后一致认为该研究对统计数据的分析不正确,结论不可靠。


    目前,我国没有发生过任何转基因食品中毒事件。食品安全本就是相对概念,即便为纯天然食物,科学家也无法保证它绝对安全。一方面,很多食物只对部分人群安全,例如,花生对于花生过敏人群来说就有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天然食物也可能因培养方式不当而产生安全隐患,例如,饲养者不能保证散养的鸡是否摄入对人体不利的昆虫。

    万建民说:“我国已建立了一整套严格、规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和监管制度,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价和有效监管,切实保障人体健康和动植物、微生物安全,保护生态环境。”

    “每个人都可以自行选择是否接纳转基因食品,但转基因的谣言应及时、全面地纠正。”罗云波说,有些转基因的争论早已超过科学范畴,很多声音与媒体的不当传播、商业利益、国际贸易、民族情绪等相关,希望在转基因食品的讨论中,一切基于科学和理性。政府应多鼓励开展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研究,完善安全性管理和相关法律体系,让消费者更安心、更理性地认识转基因食品。▲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桀骜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