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须知少年拏(ná)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作者吴庆坻和他的泰山诗
    时间:2023-04-29 14:49:50

    源自晚清诗人吴庆坻《题三十小像》中的“须知少日拏(ná)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原文如下:

    题三十小像

    吴庆坻

    食肉何曾尽虎头,卅年书剑海天秋。

    文章幸未逢黄祖,幞被今犹窘马周。

    自是汝才难用世,岂真吾相不当侯?

    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教授周郢告诉记者,吴庆坻不止留下了这一首慷慨绝唱,还曾赋有一首泰山长诗,也写的苍凉深沉,堪称佳作。

    吴庆坻(1848—1922),字子修,别号悔馀生,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历任会典馆总纂,四川、湖南学政。辛亥革命后退居上海,与冯煦、樊增祥等组织文学团体超社和逸社,以遗民终老。有《补松庐文录·诗录》《小槐簃吟稿》。

    周郢介绍,1913年,以遗民身份客寓上海的原任清学部侍郎、教育家林绍年(1845-1916,字赞虞,福建闽县人)拟东游泰山,当年的四月初八浴佛日,超社诸人在上海樊园举行第四次雅集,为林绍年游岱饯行。到场的社友有林绍年、陈三立、瞿鸿機、缪荃孙、沈曾植、沈瑜庆、周树模、王仁东、吴士鉴、樊增祥和梁鼎芬等人,吴庆坻也在其中。

    雅集中,画家何维朴(1842—1922,字诗孙,湖南道县人。同治乡试副贡,曾任内阁中书,画以山水著称)为林绍年绘《登岱图》,并请到场的社友题辞,集成一卷。后来林绍年之子葆恒将之影印出版,得留存于世。其中便有吴庆坻之作。

    癸丑浴佛日超社四集散原招饮樊园时健斋侍郎将东游泰山赋此赠别

    吴庆坻

    苍梧泣罢悲回风,掉头复向沧海东。

    平生游屐所未到,稍假山水开心胸。

    拏舟孤屿访林社,后先祠宇皆巃嵸。

    金焦两点渺烟际,醉眼坐看江山空。

    海曲攀追胜侣集,法华会拟金城中。

    禅参米汁犍槌食,投辖泥饮烦孟公。

    中酒我忆十年事,轩开八树宾僚从。

    危楼落日吊蒙段,公方淡荣销边熢。

    其年试士用新令,苦拖斤凿开倥侗。

    科举寻罢士气丧,婺尾虚撷蛮花红。

    公尝语我有政本,宜厉廉节鉏贪庸。

    三司制置自纷扰,覆车前鉴惩熙丰。

    入参枢密效忠謇,触邪岳岳无摧锋。

    前张后极倏飘滭,天阿谁与翊紫穹。

    再谒京邸讶公瘦,花前置酒无欢踪。

    昔火危语若左诠,眼见铜驼埋棘丛。

    钧天梦觉刹那顷,禾油麦秀悲故宫。

    贞元朝士曙星几,相思首疾如飞蓬。

    小车游洛偶然至,真率一会聊从容。

    公今东游登岱宗,天门詄荡怀秦封。

    上叩苍精诉真宰,遐寻日观窥鸿濛。

    天鸡一唱四海白,人间何世犹梦梦。

    摄衣更上望吴峰,孔岩仰止莫嗟吾道穷。

    岂同聂氏但作道里记,

    当与惜抱游记文笔争豪雄!

    “吴庆坻的题诗前半是对林绍年的称颂,从‘公今东游登岱宗’开始,转入对泰山的咏叹,言泰山是一个可以通往神圣的空间,可以上叩天门,倾诉心中烦郁(姚达兑《民初清遗民的身份认同和文化想像——何维朴﹤登岱图﹥及其题咏研究》,《兰州学刊》2017第7期),面对尘世纷扰,林绍年此行应该吁天体圣,以伸吾道,而不是止于摹山绣水,争文字之工。

    相关推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桀骜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