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银川·美在品质丨漫步湖城 邂逅文艺银川
漫步银川城区,从繁华大街到幽静小巷,从现代社区到古朴村舍,一个个特色鲜明、温馨灵动的公共文化空间吸引着市民与游客驻足流连;文化广场上,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文化活动轮番上演,一场场艺术盛宴绽放出银川人深厚的文化自信。这座城市既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底蕴,又焕发着现代的蓬勃活力。近年来,银川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文化真正融入百姓生活。

文艺演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设施
构建便捷服务网络
四月的银川,春意盎然。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各类文化设施星罗棋布,阅读的芬芳随处可闻。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银川目前已建成图书馆8个、文化馆8个、乡镇(街道)文化站56个、文化广场12个、街道中心图书馆23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40个、城市阅读岛99个、农家书屋274个、农民文化大院87个、城市书房34个、图书流通点300个。”数据显示,银川市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覆盖率达100%,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实现全域覆盖,直播卫星“村村通”“户户通”安装率均达100%,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日趋完善。
在银川,以城市书房、文化驿站、阅读岛为代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市99个“城市阅读岛”分布在市民大厅、商场、医院、景区等人流密集区,每座阅读岛均采用统一设计风格,环境舒适、藏书丰富,提供300至1000册纸质图书,并配备电子图书下载机,市民可随时下载3000种电子书,满足碎片化阅读需求。
以金凤悦书房为代表的34个城市书房,总藏书超14万册,成为市民家门口的“精神粮仓”。“去年以来,我们聚焦市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文化需求,融合多元业态,打造一批空间形态‘美’、内容品质‘好’、服务效能‘高’、运营机制‘新’的特色文化空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银川市立足高质量发展要求,结合“城市10分钟、乡村15分钟”服务圈建设,通过政企合作、空间改造、业态融合等方式,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贴近生活的新型文化空间。科学规划布局、突出地域特色、强化个性供给,让公共文化服务更精准地满足市民需求。

精美的文创产品。资料图片
文化活动
点亮百姓多彩生活
在银川,文化惠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体验。近年来,银川市创新打造“文化银川·花开四季”品牌,通过“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模式,让文化服务真正走进百姓生活,为市民奉上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这戏太好看了!”“能在家门口免费看大戏就两个字,高兴!”今年1月18日,银川市第十届秦腔艺术节在市民的喝彩声中拉开帷幕。这场为期一个月的文化盛宴,为戏迷们献上了《大升官》《窦娥冤》等20场经典大戏,让广大戏迷直呼过瘾。
“湖城之夏”广场文艺演出已成为银川市民夏日夜晚的文化期待。每到夏季,市民们都会自发聚集在广场上,欣赏歌舞、小品、杂技等精彩演出。这种“没有围墙的大剧场”模式,让文化惠民真正落到实处。送戏下乡演出,将精彩的文艺节目送到乡村,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乡村也充满了文化的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戏曲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银川市还坚持资源整合,着力打造“文化银川·花开四季”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搭建群众文化活动大平台,丰富百姓生活的惠民活动、主题活动、品牌活动、交流活动,增加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以元旦、春节、中秋、端午、重阳、国庆等传统节日为依托,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举办社火巡游、新春灯会、新春文化大集等活动50余项,策划推出了银川秦腔节,西北地区非遗博览会等活动,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丰富了群众生活。”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优化演出节目,推出集广场舞、合唱、书画摄影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艺演出,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将文化、旅游、体育、商业等元素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了文旅消费,也让游客和市民感受到了银川独特的文化魅力。

文化数字化发展惠及民生。
文化传承
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银川也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将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出了一批具有创新性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空间。
银川文化城凤凰幻城打造升级版的《朔色长风》沉浸式街区演艺,通过两横三纵7大场景和10个散点演艺,为游客奉上文化味浓、新玩法多的文旅“大餐”,一站式感受“塞上湖城大美银川”。《朔色长天湖城风情》沉浸式演艺聚焦“城市漫游”,坚持文旅融合,利用银川文化城现有实景资源,结合银川艺术剧院丰富的创作、演出经验,补充、延伸、提升旅游体验,让广大市民游客徜徉在凤凰幻城休闲文旅街区的同时,沉浸式体验一次集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穿越时空之旅,营造文化城文化娱乐消费新场景,拓展银川城市夜游新空间。
漫葡·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内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傍晚时分,《山河人家》《凤求凰》《灵州会盟》等演出活动轮番登场,丰富多彩的沉浸式演艺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小镇内,游客们穿着特色服饰拍照打卡、品尝美食,感受地方风情和夜晚的独特魅力。
在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以原创剪纸为核心,开发黄河文化系列、宁夏地图系列等多系列文创产品,以轻松有趣的方式解读剪纸文化。“目前,我们已成功推出100余种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文创产品,涵盖了卷轴、冰箱贴、书签、手提袋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与喜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负责人李剑说,游客在欣赏宁夏景区美景的同时,能够购买到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创产品,将美好的旅行记忆带回家。
近年来,银川还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创产品。设计师们深入挖掘银川的历史文化元素,将贺兰山、黄河、贺兰山岩画等代表性符号和色彩融入设计中,创作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从精美的手工艺品到实用的生活用品,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成为了宣传银川的重要载体。

游客通过参观展览领略银川的艺术风采。
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银川持续探索创新,积极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除了传统的文化旅游景点外,还开发了生态休闲度假、民俗文化体验、阳光温泉、健康养生等旅游新产品。如稻渔空间将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打造出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插秧、捕鱼等农事活动,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闽宁镇的生态文化一日游,让游客领略到了移民文化和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
如今的银川,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创新的理念,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展示出历史与文化魅力,让更多群众乐享文化发展成果。
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鲍淑玲/文 李靖/图
相关推荐
-
@市民游客 5月6日-7月6日,信号山公园旋转观景楼将暂停对外开放由于设施维护施工需要5月6日-7月6日信号山公园旋转观景楼将暂停对外开放一起来看详细通知关于旋转观景楼暂停开放的公示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因设施维护施工需要,信号山公园旋转观景楼将于2025年5月6日至2025年7月6日期间暂停对外开放,施工期间禁止进入该区域。施工期间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感谢时间:2025-04-16 06:15:00
-
湘中时评丨娄底春日文旅热潮背后的融合创新答卷人间四月,春和景明,湘中大地涌动文旅消费热潮。清明假期,娄底以3天接待游客119.94万人次、旅游总花费同比激增145.55%的成绩,成为春日文旅市场的亮眼存在。这波文旅热潮,似一场精心筹备的春日之约,是红色基因与绿水青山的深情相拥,是传统节日与现代消费的创新对话,为文旅融合发展写下生动注脚。“文化时间:2025-04-15 17:14:00
-
灵台:惠民新政精准发力 消费活力蓬勃迸发为积极响应国家促进消费、推动绿色发展的号召,灵台县迅速行动,抢抓政策机遇,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让利、群众受益"的联动机制,扎实推进以旧换新政策落地见效。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不仅显著提升了群众的参与热情,更推动了绿色消费理念的普及,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严控准入门槛,放大以旧换新政策乘数效时间:2025-04-15 16:52:00
-
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来了!看看有你熟悉的吗本文转自【央视新闻】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为进一步发挥非遗工坊在推动非遗保护、促进就业创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日前,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推荐工作,在各地积极申报的基础上,经研究遴选并经公示,确定了51个典型案例,名单公布如时间:2025-04-15 11:51:00
-
越南导游见证中越跨境游日益红火图为4月13日,陈飞碟在河口口岸为越南旅游团游客介绍中国风土人情。吕子龙摄(人民视觉)4月13日,越南导游陈飞碟像往常一样,从云南河口口岸入境,来到中国,这是他今年第十二次带团赴滇。正在验放旅客的河口边检站移民管理警察张航一见到陈飞碟,便熟络地打起招呼。这名曾在中国留学的年轻人,是中越跨境游从“小众时间:2025-04-15 1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