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西永济依托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升文旅体验,鹳雀楼,更上层楼(城市味道·大河九曲)
    时间:2025-04-09 07:01:00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付明丽《人民日报》(2025年04月09日 第 12 版)

    图①:普救寺外景。陈春明摄

    图②:永济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鹳雀楼外观。陈春明摄

    城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家喻户晓。鹳雀楼在哪里?山西运城永济市。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乘坐“水上列车”游永济,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体验。从运城市区出发,一路穿越硝池滩和伍姓湖,车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据统计,清明假期永济景区共接待游客12.7万人次,同比增长32%。

    永济历史文化厚重,有各类文化遗址、宝寺名刹、亭台楼阁41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鹳雀楼、《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唐开元大铁牛皆位于此。

    寻访者络绎不绝,最多一天接待了3万名游客

    永济有诗意。

    王维、卢纶等在此留下诗作,《全唐诗》收录的永济相关诗作达2000多首,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更是家喻户晓。

    可惜,鹳雀楼自北周建楼600余年后,毁于战火,有名无楼。数百年来,许多前来寻踪觅迹的文人雅士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20世纪90年代初,永济为了发展旅游产业,弘扬诗歌文化,决定重建鹳雀楼。

    “于元初毁于战火以后,没有找到鹳雀楼重建过的相关资料,历史典籍和地方志中只有粗略记载。这就为鹳雀楼的复原设计、施工工艺带来了困难。”时任鹳雀楼复建工程指挥部副指挥、永济市旅游局首任局长仝毅介绍。

    为了复建鹳雀楼,当地邀请了专业的设计和施工团队,专家小组先后到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等考察学习,经过5年筹备、5年施工,“光设计图纸就装了几卡车”,仝毅回忆,“大家在黄河滩扎下营,十天半月不回家。”

    2002年,一座仿唐高台楼阁重现黄河岸边,鹳雀楼终于建成开放。

    登鹳雀楼看什么?一看壮观的仿唐建筑,二看唐代彩画艺术,三看长河落日。

    鹳雀楼以高台为基,外观四檐三层,台基三层,楼身六层,总高73.9米。值得一提的是,鹳雀楼的油画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全部采用唐代彩画艺术,图案华丽绚烂、线条刚劲有力。凭借科学设计和高超工艺,鹳雀楼复建工程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如今,鹳雀楼景区已经成为当地亮眼的文化名片,2024年最多一天接待了3万名游客。今年春节假期,鹳雀楼第七届古中国社火节举办。白天,黄河汉子上演非遗背冰,河东舞狮、蒲州花伞精彩纷呈;晚上,火棍、火刀等绝活儿一一亮相,场面震撼。

    木制模型文创受欢迎,游客将“鹳雀楼”带回家

    永济有非遗。

    “嚓嚓——”鹳雀楼10公里外的蒲州镇程胡庄村,宁学院弓腰推刨,一推一拉间,木屑簌簌飘落。

    宁学院今年64岁,是山西省级非遗木制模型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走进他的工作室,七八个不同型号的鹳雀楼模型一字摆开,大的高70多厘米,小的20厘米。

    木制模型用料简单、不着颜色。但工艺复杂,南方运来的榉木烘干后,切割、抛光,制成50多种零部件再组装,模型采用榫卯结构,做一个需要三四个月。

    宁学院19岁学木工,跟着师傅走南闯北做家具。鹳雀楼建成开放后,他便回乡开始从事模型制作。

    那年腊月,在外做生意的老乡找上门来收购鹳雀楼模型,一个出价300元,“模型很受欢迎,你有多少我要多少!”此后,宁学院在村里创办了工作室,他的模型在景区常年售卖,到上海世博会展出过,最远卖到巴西。

    这两年,来永济的游客越来越多,宁学院的儿子宁哲毕业后也选择回家从事文创工作。“不少游客反馈,模型太大了不方便带走。”于是,宁哲从去年开始研发便携的鹳雀楼文创产品,开发手工体验课,“希望借助传统技艺传播鹳雀楼的文化。”

    鹳雀楼所在的蒲州镇,旅游景点众多。2022年,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永济段贯通后,将这些景点串联起来,推高自驾游热度,沿线百姓开起民宿、饭店,像宁学院一样吃上旅游饭。蒲州镇党委书记杨婧介绍,旅游业成为当地支柱产业,辐射带动2000余人就业,每年人均增收约1.2万元。

    从文化到文旅,将流量变“留量”

    永济有流量。

    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爆火,鹳雀楼作为取景地之一,收获了一波流量。各地游客慕名而来,登高望远,感受这座黄河小城的文化魅力。在抖音平台,鹳雀楼是“运城市人文古迹收藏榜第一名”,不少文旅探店达人发布相关视频、图片内容,“圈粉”更多网友。

    2024年,永济市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近270万人次,同比增长62%。旅游经营收入6000余万元,同比增长57%。看着这份成绩单,永济市文旅局局长薛翠凤喜忧参半,“仅靠门票经济,落伍了。”

    永济市旅游起步早,2003年就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然而,后劲不足,业态单一,制约着城市发展。就拿鹳雀楼景区来说,主要景观是一座楼,缺看头、少玩头,难以满足游客深度游览的需求。

    转型迫在眉睫。2024年底,《鹳雀楼旅游区总体规划(2024—2035)》专家评审会在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规划方案通过评审。此次规划的鹳雀楼旅游区,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运城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鹳雀楼、蒲津渡、蒲州故城,并联动普救寺。

    “这些都是永济最重要的文化资源。”说着,薛翠凤铺开规划图,“重点打造鹳雀楼景区。一南一北分别修建河中书院和蒲州博物院,西边大片空地要打造鹳雀园、诗词文化园、诗人纪念园等8个园区,楼内布设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来了至少能待上半天,争取一天。”

    用匠心重筑名楼,用创新迎接挑战。“我们努力跨好文化到文旅这一步,将流量变‘留量’,让永济的文旅事业更上层楼。”薛翠凤表示。

    城标

    诗因楼作,楼因诗名

    九曲黄河,冲出龙门触华山折向东流,山西省永济市被这个折点怀抱。

    黄河东岸的鹳雀楼是永济市地标建筑。鹳雀楼始建于北周,因时有鹳雀栖息而得名。初建是一座军事瞭望楼,存世600余年,废毁于战火。历史上,鹳雀楼楼体壮观,是登高揽胜的好去处,历代文人骚客登临抒怀,留下许多诗篇。

    其中,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最为经典,流传千年。诗因楼作、楼因诗名,鹳雀楼自此名扬天下。

    现存鹳雀楼于2002年复建,严格遵循唐代木构建筑的营造法式,以高台为基,外观四檐三层,总高73.9米。楼体油画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全部采用唐代彩画艺术,色彩华丽。楼内布设黄河文化主题展览,包括盐文化、诗歌文化、织造文化等,成为人文与自然交织的文化窗口。

    我与一座城

    对家乡的文化遗迹,我痴爱若狂

    杨孟冬

    1997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家乡的蒲津渡遗址博物馆工作。蒲津渡曾是黄河著名渡口,春秋时期就建有河桥连接秦晋,出土于此的唐开元大铁牛是国宝级文物。

    刚到单位那会儿,我在检票岗位。有一天,游客非常多,仅有的两名讲解员忙不过来。我主动请缨,为游客讲解半个小时,意外博得了四五次掌声。不久后,我正式成为一名讲解员,后来又担任副馆长,在蒲津渡做了13年“看牛人”。

    工作之余,我一头扎进史料堆,借来《永济县志》《蒲州府志》《二十五史》等书籍,有几年时间基本夜夜挑灯、枕书入眠。

    20多年来,我从零开始、边学边写,出版了《蒲州民间传说》《永济八景》《亘古蒲州》《郡县源流》等10多本书。永济坚持“文化强市”,为本地文化研究工作者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创造浓厚的文化研究氛围。

    尧王台、鹳雀楼、蒲津渡、普救寺……对家乡的文化遗迹,我痴爱若狂。如今,文化遗迹成为文旅发展的宝贵财富。尤其这两年,古建游火热,四方宾朋纷至沓来。我也会继续专注文化研究,为家乡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为永济市文联主席,本报记者付明丽整理)

    相关推荐
    • 古县第十八届“天下第一牡丹”文化旅游月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召开
      4月17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古县第十八届“天下第一牡丹”文化旅游月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市文旅局二级调研员闫瑞丽,古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国锋,古县副县长周兴,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副会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清道,古县文物旅游服务中心主任孔祥瑜出席发布会,分别介绍今年文化旅游月系列活动实施
      时间:2025-04-17 20:49:00
    • 降门槛优体验 阿里云深度挖潜企业级AI应用
      据中国经济网面向AI大模型训练及推理的新需求,基于自研“飞天+CIPU”架构,全面升级AI云计算基础设施;上线全生命周期MCP(模型上下文协议)服务,大幅降低AI Agent(智能体)开发门槛;发布“繁花计划”,未来三年与AI生态伙伴共拓百亿元商机……日前,阿里云在北京召开AI势能大会,并宣布系列重
      时间:2025-04-17 11:33:00
    • 云南景洪回应“游客打车遭临时加价并拒载”:对司机顶格罚款500元并停运学习
      近日,云南西双版纳州2025年泼水节吸引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体验。针对有游客反映在高铁站打车遭遇司机加价并拒载一事,澎湃新闻从景洪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涉事司机已被顶格处罚500元并停运学习7天。“版纳,你的旅游就这么搞的吗?”4月15日,一名游客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称,她在西双版纳高铁站打
      时间:2025-04-17 11:15:00
    • 100天的春季 100分的美丽丨乌蒙大草原4万亩野生杜鹃花海盛开,游客纷至沓来
      眼下,位于六盘水盘州市的乌蒙大草原四万亩野生高原矮杜鹃竞相绽放,绵延不断的花海,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今天(4月15日)一大早,旅行团和散客就陆续抵达乌蒙大草原游客服务中心,购票准备进入景区。“我们是从深圳过来的,专程来看杜鹃花,看乌蒙大草原的美景。我们这次来了45个人,前天来的是300多人
      时间:2025-04-17 10:51:00
    • 体重轻就能半价旅游?提防“低价游”新套路
      正值出游高峰,互联网营销号频繁出现“双人出游体重300斤以下,可享受当地景区门票减半优惠”等消息,但各地文旅局辟谣信息发布后,“景区门票优惠与游客体重挂钩”的消息依然在网上流传,还出现了很多新变种,如“双人出游300斤以下可享全程半价”“双人游买一送一”“同一行程内掉秤可赢取活动奖励”“体重管理年特
      时间:2025-04-17 07:42: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桀骜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