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又到养蚕季,宝爸宝妈全苏州城觅桑叶
    时间:2025-04-08 16:59:00

    “蹲一个苏州有桑叶的地方。”又是一年养蚕季,苏州一位宝妈在社交平台发起求助。与这位宝妈一样,家有孩子在养蚕,时刻面临“口粮荒”的家长还真不少。那么,苏州哪里有可采桑叶的地方?接到求助,记者多地走访,发现城区可“偶遇”的桑树仍有不少,而有的商户还将其发展成了一门生意。

    河边桑树已结出桑葚果子。苏报融媒记者 叶永春/摄

    家长在线“蹲”桑树

    “请问下,我们小区边上有没有桑树?”4月7日晚,姑苏区平江新城一个小区业主群里,有家长发起求助。一问才知,她家孩子正在养蚕,蚕宝宝胃口大,每日消耗的桑叶不少,这位为孩子提供“后勤保障”的家长,眼看家中“余粮”不多,即将面临“青黄不接”,便到群里紧急求助。

    与这位宝妈一样,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连日来发起求助帖的苏州家长还有不少。甚至有家长自感找桑叶太难,在线“吐槽”学校老师不该建议孩子养蚕,“桑树长什么样子啊?现在哪里还能找到桑树啊?”

    城区桑树何处寻?

    接到宝妈、奶爸求助,“96466记者帮办”栏目记者同步开启找桑树行动。根据部分读者以及植物学专家的建议,记者前往多个点位寻找。


    工地旁的角落里藏着一棵桑树。苏报融媒记者 叶永春/摄

    4月8日,在姑苏区平川路与齐溪街口,站在桥上朝北看,只见河边一棵绿树较为葱郁,与周边的香樟树相比,树体虽不算大,却枝繁叶茂。这正是一棵桑树,树叶间,已能看到结出了桑葚。只不过因附近正在施工,加上河边设施破损严重,想要靠近这棵桑树得费一番周折。

    同时,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记者前往彩香二村,又找到一棵桑树,目测有两层楼高。只是这棵桑树或许“曝光度”较高,在树下成人能够得着的地方,树叶已所剩不多。“这几天有时会有人来采的,能采到的地方差不多了,太高采不到的地方就没办法了。”居民楼前,一位正在拣菜的好婆笑称。她说,这棵桑树存在多年了,原本并不起眼,近年来每到养蚕季,就会有人来采一些桑叶。




    三香路桥边河沿上一棵桑树。苏报融媒记者 叶永春/摄

    在三香路一家银行门口,记者又见到一棵桑树,位于桥头河边,树体舒张,部分枝叶伸展到了桥面上,能看出树叶有被采摘过的痕迹。只不过这棵树树体虽大,桑葚果子较多,树叶却小,不少树叶明显还是刚出芽的状态。

    此外,还有市民介绍,在姑苏区的竹辉桥、吴中区的渔洋山以及苏州高新区的观音山路附近,均能找到桑树。而苏州城区部分单位内部,原本就栽有桑树,“能不能采,还得和单位商量一下。”

    桑叶还能是一门生意

    如今在城区,对不少宝妈、奶爸而言,桑树可遇不可求,因而有采摘园在提供水果采摘的同时,新增了桑叶采摘服务。“豌豆、桑葚都有,桑叶也可以采的。”昆山市陆家镇一家采摘园的负责人面对需求,就推出了桑叶采摘项目。这位负责人称,采摘园近期主推的是桑葚采摘,不过桑葚还没完全熟透,他得优先保障桑葚的成熟,因而桑叶采摘项目得等到4月下旬。至于桑叶的价格,他思索几秒后,报价“10元一斤”。同时这位负责人提醒称,如果急需桑叶的,可以通过在线网购,网上能买到一些。



    彩香二村一棵桑树有被采摘过的痕迹。苏报融媒记者 叶永春/摄

    在部分网购平台,近期确有部分商户在销售桑叶,价格从数元一斤至20多元一斤不等。只不过对一些视蚕为“宝宝”的养蚕人,仍希望找到现摘的新鲜桑叶。对此,苏州市林学会植物学专家王金虎介绍,养蚕的同时还得注意护树,对桑树而言,采摘一定量的桑叶影响不大,但采摘时得注意适量,且切莫伤害树体。

    (苏报融媒记者 叶永春/文)

    编辑 肖明

    相关推荐
    • “小红桩”惠州上岗!它们有大作用→
      路面上红色立牌是干什么用的?会对车辆造成损伤吗?近日,记者走访发现,我市不少路段路面上出现了一种具有弹性隔离功能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分道体”,主要用于指示道路方向、隔离车道,通过反光性能提升夜间和恶劣天气下的可视性。这种交通安全设施采用特殊材质,即便车辆与分道体发生轻微碰撞或车胎碾压,也能迅速恢
      时间:2025-04-16 09:23:00
    • 每日一吉 | 4月16日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琳/设计责编:秦楚越编审:裴晶莹监审:董杰
      时间:2025-04-16 06:32:00
    • 有些“异宠”不宜宠 专家:购买饲养前要做到“三查”
      今天(15日)是第10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实施4周年。什么是生物安全?其中哪些内容与你我有关呢?近年来,一些追求时尚、新潮和猎奇的宠物爱好者,掀起了饲养另类宠物的热潮,蜥蜴、蜘蛛、蛇、蚂蚁等等成了新宠,也被大家称为所谓的“异宠”。记者走访发现,无论是在花鸟鱼虫市
      时间:2025-04-15 22:12:00
    • 昆明一湿地公园大面积水生植物被挖?项目施工方回应→
      最近,住在西亮塘湿地公园附近的居民向都市条形码热线反映:公园里的水生植物被大面积地清除,有芦苇、睡莲等,他认为这是在破坏生态系统,情况到底如何?记者实地走访。彭先生:“那么多植物,生长了十多年,像这样把它连根挖起来其实我们觉得对水体没有太大的好处。”根据彭先生的指引,记者来到了位于环湖东路上的西亮塘
      时间:2025-04-15 22:09:00
    • 21.0975公里极限挑战!记者带你了解机器人马拉松备战幕后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即将在京举行。此次比赛是对机器人的电池续航、运动控制、环境适应能力等现有技术的“极限测试”。研发人员如何在虚拟仿真环境和现实空间中训练机器人跑步?一起跟随记者的镜头去现场看一看!记者:刘潇、王君璐、郭宇靖、刘洋摄制:徐嘉何、肖彦瑶、肖俊豪、杨致远编辑:李宗胤新华社音视频
      时间:2025-04-15 14:19:0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桀骜百科 琼ICP备202301108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