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痴呆症诊断有了新生物标志物
来源:中国科学报
本报讯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可预测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未来认知恢复力与衰退的新生物标志物,有助提高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症状发作和病情进展的预测能力。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医学》。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症形式,其涉及的复杂病理过程会比临床症状提前几十年出现。认知衰退是指思考能力的逐渐丧失,其速度在阿尔茨海默病中有快有慢,症状发作通常在40岁到100岁之间。从轻度认知受损进展到痴呆症一般需要2~20年。虽然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标志物(如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检测技术已取得进展,但这些指标无法完全解释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观察到的认知受损差异。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Tony Wyss-Coray与合作者对美国、瑞典和芬兰的6个独立人群共计3397人的脑脊液开展了大规模蛋白质分析,脑脊液是包裹大脑和脊髓的液体。他们将分析结果与受试者脑脊液和脑扫描生物标志物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数据、认知功能、年龄、性别和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基因(如APOE4)相结合,发现特定脑脊液蛋白与认知受损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独立于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
科学家利用机器学习发现,YWHAG和NPTX2这两种突触蛋白的比例,可能是比当前金标准生物标志物更为可靠的认知受损指标。该比例,即YWHAG:NPTX2上升与认知受损和痴呆症概率升高相关。这个比例从生命早期开始就会随正常增龄而上升,而且能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和进展。
新的发现为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和监测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新生物标志物。作者指出,它或许还能为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临床试验提供更灵敏的认知改变标志物。(冯维维)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5-03565-2
相关推荐
-
早期痴呆症诊断有了新生物标志物来源:中国科学报本报讯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可预测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未来认知恢复力与衰退的新生物标志物,有助提高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症状发作和病情进展的预测能力。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医学》。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症形式,其涉及的复杂病理过程会比临床症状提前几十年出现。认知衰退是指思考能力的逐时间:2025-04-08 00:00:00
-
29岁叶紫薇,破格晋升4月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为破格晋升为教授的叶紫薇送上聘书。今年29岁的叶紫薇博士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毕业后入职人大不到3年,通过战略性人才职称评审学校提名制度这一超常规方式,“95后”叶紫薇从助理教授破格晋升为教授。张东刚为叶紫薇(左)送上聘书。图源:中国人民大学在学术研究中,时间:2025-04-03 14:41:00
-
上海莱士42亿“血拼”南岳生物,湖南医药大佬为何“割爱”?来源:市场资讯来源:野马财经医药大佬刘令安的“汉森系”是否安好?血制品行业兼并战打得激烈,有着“血战”到底的阵势。刚被收到“海尔系”麾下,上海莱士(002252.SZ)又砸下42亿元,“血拼”湖南省唯一拥有GMP证照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南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下称:南岳生物),夯实“血王”地位。而上时间:2025-04-02 22:30:00
-
宜宾高县柳湖中学:核心素养落地有声,三科联动探索无界3月31日,在学科中心组建设“12345”体系的引领下,宜宾市高县柳湖初级中学校理化生学科中心为全校教职工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展示活动。理化生学科的老师们纷纷亮出绝活,将深奥的科学知识与趣味实验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学科建设中的创新与实践成果,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盛宴。物理组:神奇的光时间:2025-04-02 17:33:00
-
生物股份:子公司取得牛产气荚膜梭菌病(A型)灭活疫苗新兽药注册证书【生物股份:子公司取得牛产气荚膜梭菌病(A型)灭活疫苗新兽药注册证书】财联社4月2日电,生物股份(600201.SH)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金宇保灵和控股子公司辽宁益康联合研制的牛产气荚膜梭菌病(A型)灭活疫苗(CNM0708株)获国家农业农村部批准为新兽药。该疫苗用于预防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牛时间:2025-04-02 16: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