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注销≠安全!“二次放号”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更换手机号码时会选择将旧号码注销。那么,手机号码注销后,真的就“一了百了”了吗?其实,很多用户都不了解,被注销的手机号可能会成为“二次放号”的号码。而这一过程,可能会让用户的个人信息暴露在风险之中。
你的“新”手机号,可能藏着别人的秘密
手机号码注销后“二次放号”,是指运营商将已注销或停用的手机号码,经过一段时间冻结期后,重新投放市场,供新用户使用。这种做法既是应对当下手机号段资源紧缺、盘活闲置通信资源的必要手段,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然而,许多用户在注销手机号时,并未及时解绑与该号码相关的各类账户和服务,使注销的手机号成为泄露信息的“定时炸弹”。
近日,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购买了一张新的手机卡,插入手机后发现该号码已经注册了微信,并且系统不断推荐前机主的联系人添加好友。更让他震惊的是,通过手机验证码,他居然可以轻松登录前机主的淘宝和支付宝账户。
事实上,这位网友的经历并非个例。还有一些网友曾分享自己的困扰:办理了新手机号,却一直收到陌生人的快递信息、未知平台的消费记录,甚至各种催债电话……这些案例引发了广泛关注,也让许多人开始意识到“二次放号”带来的安全隐患。
“二次放号”可能带来哪些风险
在数字化时代,手机号不仅是通讯工具,更是串联个人身份、金融账户、社交关系的“数字身份证”。在享受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警惕“二次放号”带来的安全隐患。
当手机号码被重新投放后,如果原机主未及时解除与各类应用、服务的绑定,新机主可能会通过短信验证码等方式登录原机主的账号,进而获取原机主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将对原机主的个人隐私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同时,许多手机号码与银行卡、移动支付平台等金融服务绑定。如果原机主未解除这些绑定关系,新机主有可能通过短信验证码等方式重置原机主的密码,进而进行资金盗刷、恶意透支等违法行为。这不仅会给原机主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法律问题。
换手机号前要做这些事
“二次放号”是资源合理利用的体现,但其带来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也不容忽视。对此,运营商和互联网平台应承担起相应责任,为用户提供更安全的数字环境。在用户注销号码时,运营商应主动提醒用户解绑相关账户,并提供必要的指导;互联网平台应优化账户验证机制,引入多重身份验证,避免过度依赖手机号,并简化解绑流程,对长期未登录的账号实施自动休眠。
为了避免手机号注销后泄露个人信息,用户在更换或注销手机号时,务必提高安全意识,做好主动防御。
目前,工信部推出了“一证通查”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工信部政务微信号“工信微报”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通信行业反诈中心”,以及支付宝“一证通查”小程序等,查询微信、QQ、抖音、京东、美团等平台账号绑定情况。
根据查询结果,优先处理金融类平台(如银行、支付工具账号),再解绑社交账号,最后清理电商、生活服务类应用。对长期未使用的账号,建议注销而非仅解绑。
同时,在支付宝、微信等平台开启设备锁和人脸识别,避免单一短信验证风险。若因二次放号导致严重骚扰或损失,可通过工信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维权。
(文中部分资料来自人民网、光明网等)
相关推荐
-
木鸟、途家,要打一场“小红书争夺战”?文 | 黑白之键有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小红书的日均搜索量已达到6亿次。在垂类流量的分配上,出行(包括本地生活和旅行)占比约为 15%。不知不觉中,小红书、抖音,正成为最具消费力群体的出游大脑。当下,以木鸟、途家为代表的垂类平台处在一种发展的“中间态”:旧模式在失效,新规则未确立。本质上时间:2025-04-28 13:06:00
-
手机格局Q1生变:华为再次拿下第一,国产手机凭什么赢麻了?谁能想到,2025年才过去一个季度,中国手机市场格局就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在国家补贴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同比增长2.5%,总出货量为7160万部,整体展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图片来源:Cou时间:2025-04-28 08:35:00
-
手机号注销≠安全!“二次放号”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更换手机号码时会选择将旧号码注销。那么,手机号码注销后,真的就“一了百了”了吗?其实,很多用户都不了解,被注销的手机号可能会成为“二次放号”的号码。而这一过程,可能会让用户的个人信息暴露在风险之中。你的“新”手机号,可能藏着别人的秘密手机号码注销后“二次放号”,是指运营商将已注销时间:2025-04-28 07:33:00
-
56.8万全额拦截!又一财务人员被“角色扮演”欺骗!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26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盖鹏)福山区李女士是一家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近日,她上班时突然被拉进了一个微信群,看到已经进群的“老板们”和真正的老板们用着一样的头像和用户名,并在群里“激烈”的讨论公司项目,她就没有多想。进群后没多久,群内“老板”便要求她将56.8万转入指定账户,李女时间:2025-04-26 20:34:00
-
广西给出最后期限:6月30日4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到自治区纪委监委机关调研,并主持召开工作座谈会。《广西日报》的报道显示,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专门出台通知,再次公布“广西清廉账户”,明确今年6月30日前,对主动向组织说清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并上交有关款项的党员干部从宽处时间:2025-04-26 09: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