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首例!喀什二院“移花接木”助面部肿瘤患者展新颜

近日,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喀什二院”)成功为一位左侧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了高难度切除及面部修复再造手术。该患者肿瘤体积巨大,几乎占据整个左侧面部,创下喀什二院建院以来最大面部肿瘤切除修复纪录。手术采用大腿部游离皮瓣显微外科移植,成功完成面部再造,标志着医院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58岁的艾大叔,因左侧面部巨大肿物来喀什二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左侧面部恶性肿瘤。肿瘤体积巨大,几乎占据了左侧面部,并已侵犯面部深层组织,需尽快手术切除,但是切除后造成大面积缺损,修复难度极大。
喀什二院口腔颌面外科团队高度重视,组织多学科会诊,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手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援疆专家、喀什二院口腔诊疗中心主任、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刘凯主刀,在麻醉科、手术室等团队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将肿瘤完整切除及颈部淋巴结清扫。随后,从患者大腿部切取一块大小约8×14厘米、带有血管的软组织,在显微镜下将直径仅有毫米级的血管与颈部血管吻合,成功移植到面部缺损处,如同“移花接木”般,为患者完成面部修复再造。

陈尉华院长、刘凯医生等询问病人恢复情况
术后,第十一批上海援疆医疗队领队、喀什二院院长陈尉华来到病区看望患者,详细询问了患者的恢复情况,并对患者及家属表示慰问。目前,该患者恢复良好,已顺利康复出院。
“此次手术的成功,体现了喀什二院在高难度口腔颌面外科疾病诊治的综合实力,也得益于上海医疗援疆工作的支持。”刘凯表示,上海医疗援疆工作不仅为喀什地区带来了先进的诊疗技术和设备,更注重培养本地医疗人才,提升当地医疗团队的自主能力。通过“传帮带”模式,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上海援疆专家将前沿的医疗理念和精湛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医护人员,助力喀什地区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患者康复出院赠锦旗致谢口腔诊疗中心-口腔颌面外科医护团队
目前,喀什二院口腔颌面外科已在“组团式”医疗援疆模式下,与多科室协作,成功完成了多例口腔颌面恶性肿瘤如舌癌、牙龈癌、口底癌等手术根治以及修复重建手术,为边疆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当地群众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提供了坚实保障。
相关推荐
-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丨杨晓华:三次进疆路 一生留疆情(配本社同题文字稿)2025年3月12日,杨晓华在宿舍内看书。新华社记者 高晗 摄2017年8月17日,在新疆喀什地区,志愿者杨晓华(右三)参加佛山与喀什两地青年的交流活动。新华社发2025年3月12日,在新疆喀什市和谐街道办事大厅,杨晓华(右)在解答辖区群众提出的问题。新华社记者 高晗 摄时间:2025-04-03 22:41:00
-
长期不摘假牙惹来麻烦两个月前,76岁的宋奶奶出现反复咳嗽,自行口服抗生素3周后,咳嗽基本好转。大概过了一周后,宋奶奶吃饭时感觉口腔上颚会有轻微疼痛,之后疼痛愈加明显,导致吃饭只能囫囵吞咽。于是,宋奶奶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宋奶奶上颚红红一片,表面还有少许颗粒样增生,诊断为口腔念珠菌病,而时间:2025-04-03 17:33:00
-
全国人大代表蒋朝阳:让优质的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全国人大代表蒋朝阳:让优质的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江凝聚发展共识,激发奋进力量。这些天,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副院长蒋朝阳忙得不可开交。圆满完成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履职任务后,他回到工作岗位,心系重症患者的病情,以大会精神为鼓舞,更加投入地开展工作。“我国基层医疗机构诊时间:2025-04-03 14:43:00
-
南疆首例!喀什二院“移花接木”助面部肿瘤患者展新颜近日,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喀什二院”)成功为一位左侧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了高难度切除及面部修复再造手术。该患者肿瘤体积巨大,几乎占据整个左侧面部,创下喀什二院建院以来最大面部肿瘤切除修复纪录。手术采用大腿部游离皮瓣显微外科移植,成功完成面部再造,标志着医院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实现重大突时间:2025-04-03 09:36:00
-
上新“减重门诊” 为群众的体重“操心”来源:四川日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婷 雅安观察 张超 廖诗雪4月2日,记者从雅安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雅安医院)获悉,该院减重代谢外科门诊正式开诊两周,已迎来了8名就诊者。该门诊与医院的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的体重管理门诊,从不同角度满足就诊者的减重需求,被不少患者称为“减重门诊”。今年以来时间:2025-04-03 06:20:00